<pre id="cw0m8"></pre>

            1. 愛爾眼科:醫療糾紛頻發 被指高增長高利潤或致“過度醫療”

                近年來,隨著愛爾眼科營收、利潤飛速增長,其背后牽涉的醫療糾紛也逐漸見諸市場?!鞍已鄄≡\治事件”尚未完全平息,更有人士對其“因資本運作只追求高利潤”的“過度醫療”模式提出質疑。

                


                類似醫療事故頻發

                2020年12月3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急診科主任艾芬在微博上投訴稱,她在武漢愛爾眼科醫院接受白內障手術后,出現了視網膜脫落問題。隨后,“艾芬眼病診治事件”成為熱點并不斷發酵,而該事件尚未蓋棺定論。

                此類醫療事故在愛爾眼科多個分支醫院均出現過。中國裁判文書網顯示,截至2021年3月,與愛爾眼科相關的醫療糾紛案件約有30余起。其中,2019年,葫蘆島市連山區人民法院發布的一起民事判決書的原告劉某與艾芬經歷頗為相似。

                判決書顯示,2018年1月16日,劉某到葫蘆島愛爾眼科就診,診斷為孔源性視網膜脫落后入院,實施左眼行玻切手術,注硅油晶體植入。2018年1月25日劉某出院。由于術后視網膜再次脫離,醫院未及時發現,導致硅油不能取出,失去再次治療機會,最終劉某左眼失明。

                連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患者劉某在葫蘆島愛爾眼科診療活動中受到損害,經葫蘆島市醫學會鑒定,愛爾眼科醫療活動構成四級醫療事故,經錦州遼希司法鑒定中心鑒定,劉某左眼外傷現盲目5級,評定為八級傷殘。因此,醫方承擔主要責任,最終法院判決葫蘆島愛爾眼科賠償原告劉某經濟損失23.63萬元。

                而在歷年的財務報告中,愛爾眼科也多次提到醫療糾紛問題。2017年年報中,愛爾眼科提到,醫療糾紛事項產生的未決訴訟余額為208.3萬元。2018年,愛爾眼科子公司ClnicaBaviera.S.A及其下屬診所與患者發生的醫療糾紛事項未判決,已計提預計負債141萬元。2019年,愛爾眼科及下屬子公司涉及的醫療糾紛仍計提負債32萬元。

                高增長模式或致“過度醫療”

                近些年,愛爾眼科的業績借助眼科診療市場的巨大需求得以飛速增長。財報顯示,2009年-2019年,其營業收入從6.06億元增至99.9億元,11年間增長15.49倍;歸屬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從0.92億元增至13.8億元,11年間增長14倍。

                2020年前三季度,愛爾眼科整體業務同樣持續增長,營業收入85.65億元,同比增長10.78%;凈利潤15.46億元,同比增長25.6%。

                目前,愛爾眼科主營業務包括屈光(激光近視)、白內障、眼前段、眼后段以及視光服務(驗光配鏡)等項目。其中,屈光、視光及白內障項目是其主要收入來源,2020年上半年,三者分別占比37%、19.77%和15.02%,合計占總營業收入的比重為71.79%。

                上述三個項目還為愛爾眼科帶來了高額毛利率。2017年-2019年,愛爾眼科屈光項目的毛利率由52.81%升至57.38%;視光服務項目的毛利率,同期也由53.66%升至55.92%;白內障項目即便受醫保影響,毛利率也從38.21%升到40.10%。

                一位愛爾眼科的醫生告訴記者,一臺屈光手術的價格大約在14800-19800(元)之間。而一位做過近視眼手術的消費者告訴記者,相同手術自己在其他私立醫院的花費為8000元左右,效果也不錯。業內醫生表示,屈光手術費用從幾千到幾萬不等,主要取決于手術的復雜程度和患者的支付能力。

                而一位微博認證為“醫生家屬”的人認為,愛爾眼科表面上忙著引進先進技術,實則引進的都是高額利潤的項目,“只有項目名稱不同于公立醫院,才能由他們隨意定價,保證他們推出的每個新名詞都能產生‘暴利’”。

                高增長高利潤的商業模式確實讓愛爾眼科引來“過度醫療”的嫌疑。在急診科主任艾芬的描述中,她認為愛爾眼科為其做出了錯誤的治療方案,術前沒有檢查自己的眼底,不必要地摘除了自己原本正常的晶體,而沒有去治療真正有問題的眼底。

                愛爾眼科在京東健康上公布的價格顯示,置換人工晶體的手術費用為3.16萬元,艾芬表示當時花費為2.9萬元,但是此次手術不僅耽誤了其正常治療,還造成了經濟上的損失,因此艾芬認為愛爾眼科存在為追逐利潤而過度醫療的情況。

                黑貓投訴官網上,關于愛爾眼科的投訴共有12條,投訴內容主要集中于兩點,一方面是醫師治療前后缺乏與患者的有效溝通,服務態度差;另一方面則是“小病大治”的問題,即醫生疑“引導”患者進行人工晶體更換手術。

                一位醫生向記者表示,“過度醫療”的現象在私立醫院多多少少都會存在,因為他們有業績壓力。另外很多證據和資料在醫院手中,患者手里沒有,所以“過度醫療”很難被證明。但是愛爾眼科近年在醫療業的口碑和宣傳都還不錯,所以發生艾芬這些類似事件更需要妥善處理。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教授孟慶斌向記者表示,“過度醫療”無論在公立醫院還是私立醫院都可能存在,只是愛爾眼科是上市公司,所以它暴露出來的矛盾會更突出,“過度醫療”的根本是由醫療報銷制度或者醫保制度的不完善造成的。

                長期來看,愛爾眼科的商業模式比較成熟,雖然醫療技術尚不能跟一線城市的“龍頭醫院”相比,但是愛爾眼科確實解決了很多中小城市的醫療需求。孟慶斌說,醫院治病救人和財務指標從短期來看可能是矛盾的,但是從長期來看其實是統一的,一個醫院的口碑越好、技術越高,它就能經營得長久,利潤也會持續增長。當然如果出現醫療事故,也要積極解決,即使是最好的醫院也會出現醫療事故,重要的是發現問題并及時解決,這樣愛爾眼科才能更好接受公眾監督,并繼續發展。

                記者就上述問題致函愛爾眼科,截至目前,尚未收到愛爾眼科回應。

                內容來源:中科財經


              (責任編輯:范強力)
              加載更多

              媒體矩陣

              • 看西部
                西部最具影響力的綜合性門戶網站
              關于本網 廣告服務 投稿通道 招聘啟事 聯系我們 免責條款 人員名錄 陜西不良信息舉報
              一级少妇精品视频|免费黄片大全视频|2021年欧美黄片|国产男女男精品视频大全
                <pre id="cw0m8"></pre>